候鳥公園的生態監測

非侵入式場域管理的理想應用

位於嘉義布袋的候鳥濕地,是一個很安靜的生態園區。不少鳥類及共生的動植物會於此棲息及生長,形成一個廣大的生態系。在南布袋濕地可見到黑面琵鷺、白琵鷺紅嘴鷗等多種鳥類,吸引不少民眾及賞鳥攝影玩家。

也由於幅員遼闊,園區佔地達 1,385 公頃,很難單純靠人力來管理,也不宜靠大量的人力來管理,以避免侵擾生態。而且,在架設攝影機來實現園區的監控時,一樣要採取與一般場域較為不同的策略。

首先,因為場域的特殊性,攝影機的佈署在廣不在密,密度過高的攝影機只會造成資源浪費及維護困難。既然攝影機不適合放太多,要如何涵蓋大部份場域?可靈活變更視角及焦距的 PTZ 快速球攝影機於是派上用場,因為它可以「攝得廣」,也可以「攝得遠」。
快速球最基本的機能及優勢之一,是高倍數的光學變焦。利凌協助此園區佈署了可達 40 倍變焦的快速球,夜間紅外線的投射距離甚至可達 800 米,徹底滿足了園區不可有光害、又可在夜間監控場域的特殊需求。

園區的監控設備要肩負哪些任務?除了一般的場域錄影,濕地園區大部份為人員不可進入的水塘,攝影機可協助劃出電子圍籬,並套用人員辨識機能,在有人越線時發出警告。觀察鳥類的生態是另一個重要任務,因為利凌智能 PTZ 快速球可以經過模型的訓練識別出鳥類,可統計在不同的時間點內,各區域的禽鳥數量,再傳統至後端資料庫做其它連動與應用。
「一支就能抵好幾支攝影機,本來就是 PTZ 快速球的強項」利凌企業資訊長胡志剛強調,「40 倍光學變焦的快速球在市場上本就少見,加上紅外線能打到 800 米,又帶智慧監控機能,是我們有信心該產品能勝任此特殊應用的主要原因。」

攝影機不只能拿來監控場域,還能協助管理生態,是監控設備發揮正面作用的良好寫照。智能攝影機不只能識別人物,還能識別動物,也可以衍生出不少應用,比如軌道偵測動物侵入等,都是現在就能實現、而且已經被實際部署的解決方案。

延伸閱讀

感興趣嗎?

與我們的客戶經理討論該如何訂做您的解決方案

建議機型

zh_TWTW